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韩城市、神木县、府谷县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中国制造2025》全面实施,贯彻落实《陕西省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实施方案》,现将2017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围绕质量强省战略,加快全省工业转型升级。以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实现供给体系向中高端转变为中心任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坚持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大力营造全面质量管理普及教育与深化专业质量管理技术结合的发展环境,以产品、行业的重点突破促进整体提升,全面推进质量品牌建设,鼓励和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工业品牌,提升我省工业品牌核心竞争力,促进振兴实体经济。
(一)提升全员质量品牌素质
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弘扬工匠精神,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职工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委托有关中介机构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支持有关单位开展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现场管理、品牌故事大赛、品牌创新成果发布等普及教育和群众性质量品牌提升活动。完善质量品牌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支持专业机构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首席品牌官、品牌经理等培训,鼓励专业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提高质量品牌专业化服务水平。
(二)促进提升产品实物质量
以《<中国制造2025>陕西实施意见》八大重点工程领域为重点,发挥各方合力,联合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扩大高质量产品供给。引导企业按照国际先进标准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社会团体,制定严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围绕战略性产业和重点行业,继续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核定和复核工作,鼓励实验室公开发布质量分析、质量预警等信息。加快建设质量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质量分析、管理体系认证、检验检测等专业化服务,促进中小微企业质量提升。
(三)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引导企业学习实践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继续组织质量标杆遴选和经验交流,推广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TSQ)、质量和效益提升模式(QPM)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导企业深化实践质量标杆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质量标杆服务平台,扩大质量标杆活动影响力。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引导企业加强从原料采购到生产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理。
(四)推进工业品牌培育工作
继续开展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工作,树立一批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组织经验交流活动,宣传推广示范企业品牌培育成功经验。深化推进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组织开展区域品牌建设试点遴选核定工作,宣传推广区域品牌建设典型经验和特色做法。支持专业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域品牌试点示范区内组织开展质量升级活动,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开展有特色的品牌培育活动。
(五)扩大工业品牌的社会影响
鼓励各市(区)和行业开展品牌宣传、展示和交流活动,提升品牌形象,提振消费信心,推动我省工业品牌“走出去”。引导企业参加产品质量自我声明、质量信誉承诺等活动,扩大承诺活动的社会影响。鼓励企业自觉履行质量责任,探索建立企业履行承诺情况的跟踪反馈机制。继续完善工业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平台建设,鼓励企业通过自我声明的形式,明示产品实物质量和达到标准的水平。引导媒体单位深入企业和产业集群走访调研,宣传优秀工业品牌。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策划组织
各市(区)工信主管部门要结合地区和产业特点,基于质量品牌发展基础,创新工作思路和领域,系统策划部署质量品牌工作。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工作内容、职责分工、工作目标和进度要求,加强实施过程的控制,跟踪工作进展。
(二)发挥合力作用
各市(区)工信主管部门要加强与当地质检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行业指导与监督管理的合力作用,共同开展质量品牌建设专项行动,聚焦重点产业,回应社会关切,增加优质消费供给,推动产业质量升级。
(三)抓好工作宣传
各市(区)工信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专业机构要把宣传作为质量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定宣传方案,总结提炼工作亮点,组织媒体开展宣传,配合做好全省性的宣传活动。
四、进度安排
(一)启动阶段(3-4月)。分解2017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任务,各有关单位按照要求分别制定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部署全年质量品牌工作,并于4月15日前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报送我厅(科技处)。
(二)推进阶段(4-12月)。落实全年工业质量和品牌建设各项任务。于6月底前报送半年工作总结,主要包括重点任务落实情况,以及下半年思路和改进措施。
(三)总结阶段(11月)。系统总结全年工业质量品牌建设工作,查找问题,研究提出下一年度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并于11月底前将全年工作总结报送我厅(科技处)。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2017年4月7日